由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上海教育杂志社副总编、教育观察家沈祖芸老师主讲的“发现组织——领导力研习工作坊”第一季成功举办,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导主任邢凤玉老师、资深年级主任于振丽老师分别做了专题分享。从十一学校的育人理念、治理结构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都做了深入细致的分享,让亦中老师对十一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以终为始,触发教育本质的探究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在传统学校的教育工作中,仅仅把学生“管”住是很容易的事,也是最简单的事,但这不是十一所追求的。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帮助学生找到方向、目标和同伴,拨动他的心弦,教给他们方法。也许这个方法很慢,但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有效,这是真正的育人工程。”
基于这样的育人理念,十一学校致力创办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这是一个伟大的使命。各个年级不再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简单的“管”住学生上,而是用老师们的智慧,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每一位学生内心的研究、引导,一以贯之。老师们坚信,只要坚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启发他们的上进心,激发学生们的内动力,教育就有“能见度”。
另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是:学校真正能给予学生的是什么?在一次调查中,面对知识、技能、荣誉、成绩等选项,有些家长画了叉号,因为这些有的家长自己就能给予,有些学习通过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在书本中、网络上也可以获取。而家长和网络给予不了孩子的,是一个充满关爱、温暖、快乐的校园生态,是一群朝夕相处的学习同伴,是自主管理与合作兼容的关系互动……塑造学生热爱的校园,让学校更像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待的地方,而不是压力、焦虑、羞耻感充斥的校园,这是十一学校的生态,也是亦中的追求。
“教育的本质应当是解放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价值趋向,成为一个有终身学习能力,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而在十一和亦中,教育就是唤醒和发现,是帮助每一个位学生发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诠释。
二、以终为始,架构健康高效的组织
每一次变革的启动都是为了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更激发教育的效率。以终为始的思考决定了一个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方向,而这一切的基础,首先是学校治理结构的改变。
从满足高校对合格生源的需求到满足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与高校接轨到与社会和未来接轨,从服务于高考到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从面向全体到面向个体,由大一统的整齐划一到小而灵活的千差万别,教育模式只有回到“精耕细作”的个别化教学,才能成为学校办学最深的根。
研习会上,沈老师以十一学校治理结构的改变为例,引发了大家对组织架构和领导力的探究,让老师们更清晰地认知了扁平化、年级分布式管理的用心所在:以学生为中心,把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让教育真实的发生,让教育高效的发生。
这样的治理结构,一方面压缩了管理层级,提高了办事的效率,让供需产生更直接;另一方面,也解放了任课老师的行政事务和繁杂琐事,让老师们能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陪伴学生和精进教学上。繁杂的事务管理和项目统筹分配在不同人身上,以项目、主题、任务为贯穿,以体验、分享、合作为常态,既减轻了每个人的工作量,也便于老师们在负责领域深入积累、提升专业性。迸发出的创造张力也可弥合边界、链接生长。
分布式领导是20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兴起的知识型组织的管理模式,它是相对于以个人为中心的集权式领导提出的不同领导方式——“联合制”。十一学校的年级分布式领导,根据年级管理任务的需要和老师们的个人能力,由年级内的多位老师共同承担,是一种以管理项目为核心、动态更替领导角色的集体领导模式。
三、以终为始,重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李希贵校长曾说:“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被解放”了的老师才有和学生的平等关系、引领关系,才能更加心平气和地观察学生、发现学生、陪伴学生。
研习会上,有丰富年级管理经验的于振丽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主题内容是:“后行政时代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她看来,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大家共用一个大脑,而分布式领导让每个人都真正拥有自己的大脑。从操作执行到智慧决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组织关系里,老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为导师后和班主任的不同在于,对学生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导师重在“导”,能平静地观察和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重在“管”,面对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更多的是评判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很难不掺杂个人情绪。从班主任到导师,就是管理往后退,教育向前进,就是从管理与控制走向陪伴与引领。
在这样的导师角色下,年级主任是年级愿景的制定者和分布式领导的协调者,是老师和学生诉求的倾听者,而不是具体任务措施的制定者和分配者。
在这样的组织关系里,学生的学业成绩既不由导师负责,也不由教育顾问和咨询师负责,任课教师就是学生该学科成绩的责任人。所以,任课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研究学生学习路径,给予每位学生适配的指导。
四、以终为始,
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改革和教学驱动
伟大的教育目标以扎实的组织结构和教学机制为基础,才能激发老师的热情,保证教学质量。把学生放在中心,围绕学生思考问题,围绕学习产生教育,这是十一教改多年坚持的教育教学观。
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孩子们通过选择,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为自己负责。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游学课程,让学习打破学校的边界,无处不在的发生。
教学过程控制和以听评课为切入点的教学驱动,关注教学设计的实现,在制度层面把原来担在每位教师身上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变成众筹的教育智慧,形成共同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机制。
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更倾向为诊断而非评判,它的意义在于:过程是长久努力的付出,依据是量化细化的标准。注重过程,从认真开始,以勤奋贯穿,让每一天每一学段的学习落地。
此次研习会,还特别邀请了十一学校教导主任邢凤玉老师。她以自己多年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详细阐述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目标清晰、适切、可操作。同时她还分享了自己对于课堂教学维度的理解和达成维度所使用的方法工具。
此外,邢老师还为我们分享了导师工作V1.0、 V2.0模式和导师联盟机制的迭代更新过程,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的分析,是为了帮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取最需要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核心素养和学习方法,是老师最重要的事。而从老师的角度去想问题,优化教务工作流程,方便老师们日常教学,体现的依然是一切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
最后,在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认知领导力的五个层次切入,帮助每一位教师建立领导者思维。通过责权利等边法则的分析,引领我们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沈老师以详细具体的例证给我们做了分析,也让老师们认识到,帮助学生找到适切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脚手架是多么重要。
基于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和以学生教师成长为中心的年级生态正在慢慢生成。机制保障了每个导师的工作质量,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两天的研习很快就过去,亦中的老师特别辛苦,也特别幸福,他们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要往哪里去。怀着对教育的无限热忱,在这场寻找本真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以终为始,做伟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