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园新闻
  • 教育教学
  • 师资团队
  • 招生招聘

亦中影像

News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党建园地
  • 亦中视频
【名师大讲堂】读书破万卷 妙手著文章—— 语文命题专家漆永祥教授来校讲谈“作文”
分类:亦中影像     发布日期:2017/11/6 17:19:56      阅读()

近日,我校又迎来一位名家大师进校园,此次邀请的是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漆永祥教授,他来给我们讲一讲命题人眼中的“好作文”是怎样的。



写作文对于许多同学来说都是难题,很多同学都有写不好,不想写的困惑。漆教授说,语文是一切,它涵盖了语言、文学、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一个人的文学素养首先取决于语文,而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作文能力和表达能力。怎样把一个好想法落实到纸面笔头上,怎样把一个好故事写得生动讲得有趣,这都需要扎实的语文写作功底。要想写好作文首先需要打好基础,多看多读多听经典的古诗词、好文章,养成良好的语文品位和鉴别能力。其次,这个打基础是一辈子的事情,是无时无刻都可以积累的事情,看到好的句子、字词、段落都可以把它记下来、多读读、多背背,慢慢地,自己的脑子里储存多了,素材丰富了,写作文也就得心应手了,自然会灵感不断、有米下锅。种地要翻好土,建房要打地基,写作文也是如此。




漆教授还特别强调要用简洁的语言、朴实的话语把故事写清楚、写生动。说接地气的人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文不是炫技,不要把精力放在技巧的表达上,更不能瞎编乱造最后连自己都不知所云。

用朴素的话语、简洁的文字把意思表达明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其次要多动手、多练习,多思考,互联网的发展导致许多年轻人不爱看书,看到的都是快餐性的文章,看到好的句子词语,喜欢的段落,也只是点击、复制、粘贴、收藏,这是没用的,记不到心里。东西不拿手记,记不到脑子里,只有经常动手写些文章、多思考提炼自己的观点,才能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读书不得法,读完不思考等于白读。




随后,漆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他判阅卷子的一些心得。他提到,在阅卷时常常看到许多相似的作文,没有个性色彩的作文……这些作文让阅卷老师觉得千篇一律、味同嚼蜡,这样的作文很难得高分。空洞的炫技,没有感情的注入,把作文写成了套路,这是不可取的。接着,漆教授提到作文命题类型也在不断转变:从最开始的叙事文,到现在的材料作文,类型的转变对写作的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从写自己的故事到在一篇篇材料文章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故事和感想与材料内容勾连起来,这是一个文章组织、思维呈现的过程,要把素材为己所用,素材都是源于生活,写作要有提炼有升华,要高于生活。




最后,漆教授希望我们,要善于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细心观察、留意日常的生活。生活丰富多彩,素材源源不断,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思考的人,写出的文章才不空洞,才有根基。文章是立体的,字、词是点,语句是线。一个点一个点的积累连成了线,线多了就构成面,也就是一篇文章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清晰明了,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这是基础,其次才是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当我们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道德和有思想的人,那么写好文章就不难了,因为从文章中可以读出写作人的生活、思想、情趣,甚至是人格。




富兰克林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当我们读书破万卷,并且有思考、有积累、有交流时,自会妙手著文章。漆教授的演讲让我们知道了命题人眼中的作文,对于写好作文,也就心领神会了。

返回
网站地图 | 学校简介 | 投诉建议 | 法律申明
版权所有 © 2016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校址:北京市大兴区博兴十路与泰河三街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