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下午,亦中迎来一位特殊的嘉宾,他今年已有85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他是明清史方面首屈一指的专家,同时,他也乐意让历史走近普通大众。他就是被称为《百家讲坛》“开坛元勋”的阎崇年老师。作为我校“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的主讲嘉宾,阎老师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读书与修养”。离开讲还有半小时,剧场就已座无虚席,不少家长也兴致勃勃地提前到场。
开讲前,阎老师由学生代表和老师们陪同,参观了亦中校园,了解了学校选课走班的教学形式,与校领导和师生们做了愉快的交流。
阎老师特别参观了学校的中央图书馆和历史教室,了解了我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丰富多样的馆藏书籍和历史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阎老师回忆起了之前参访美国学校时的经历。阎老师笑着说:“我们终于也有了这样的教室和设施!”
讲座开场前,阎老师还专门在我校所收藏的他的两本著作上签名留念,严谨谦和之风,让我们深受教育和感染。
下午四点讲座正式开始,阎老师先是谈了下他参观亦中的感受,接着引入正题,与大家聊起了“读书”。阎老师说,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修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功名)。关于读书,很多人都在读书,有的读了几年,有的读了十几年,有的读了几十年,有的读了一辈子,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想明白为什么要读书。很多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一个理想的大学,获得一份好工作,这并不是读书的完整意义。阎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例子,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从初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成绩一直优异,但却一直在焦虑中度过,甚至经常怀疑自己读书的意义,这是为什么?读书的目的不纯,读书仅仅为了获得好成绩,而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养料,变成是让自己充实快乐的能力,这样的读书是枯燥无效的,是不快乐的。读书应为修己而读,包括修身、修心、修行。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修身呢?阎老师讲,修身一定要修炼出一个好身体,这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同时,要在读书中不断训练自己达到“四合”的状态,即“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天合、地合、人合都属于外界因素,不受自身掌控,而己合关乎个人,也是最重要的,能够由书至心,让自己与自己达到和谐状态。
除了“四合”以外,还要有“四力”,即“智力、努力、毅力、体力。”第一“智力”,一定要了解自己智力方面的特长,要考虑自己智力适合做什么,将来发展时要加以发挥;第二“努力”,聪明人很多,光有智力不行,还要靠不断的努力;第三“毅力”,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把一件事情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会成功;第四“体力”,一定要有好的身体,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通过读书,要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即所谓的修心。心要善,心要谦,心要硬(千锤百炼还坚劲),心还要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关于修行,阎老师建议我们未来去贵州进行游学,参观一下阳明洞。这里是思想家王阳明的福地,王阳明在这里创立了心学。阎老师嘱咐我们要将平日所读与平日所见、所做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修身、修心和修行,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读书呢?阎老师讲到,读书的方法由浅至深分之为六。第一,眼读,视觉感官汉字文化;第二,朗读,用声音去认知;第三,听读,耳朵去聆听字音的升降变化;第四,心读,用心去感受作者所传递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第五,行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是与现实的一个衔接;第六,悟读,读完能够纵观所知,多角度去理解。六个步骤,以心读和悟读最为重要。
读书与修养,最后应落在修养上。阎老师读了那么多书,最后内化为他一言一行的修为。记得讲座刚开始,阎老师对台下观众深深地一鞠躬,这是阎老师作为名家大师的修养。听了阎老师的讲座后,我们需要反思,我们读书了吗?我们为什么读书?我们的读书化为平时的修养了吗?希望听完这场讲座,同学们能放下手机,捧起书本,由书至心,由心至行,做一名真正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