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国旗见证 || “爱粮节粮 不负‘食’光”主题升旗仪式纪实

点击蓝字关注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2023年10月16日 13:23
图片



世界粮食日

珍爱粮食丨拒绝浪费

10月16日




今晨,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爱粮节粮 不负‘食’光”主题升旗仪式在我校操场举行,本次升旗仪式由来自高二年级的吴月婵和初二年级的鄢俊博同学主持。

图片
图片

△高二年级吴月婵和初二年级鄢俊博主持


今天,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本周也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没有粮食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世界22%的人口,人多地少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杜绝餐桌上的浪费,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正树立爱惜粮食、文明用餐的消费观念,提升粮食安全意识,用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来捍卫粮食安全。

图片

升国旗 奏国歌


图片


“正步走!”随着一声口令,国旗班成员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踏过操场绿茵。“向——国旗——敬礼!”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现场一双双眼睛齐齐看向国旗。

图片

升旗手高高扬起国旗,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师生齐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歌声嘹亮,热血沸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旗下分享


第五届校学生会主席杨树同学,向同学们分享了学生会制作的《光盘行动调查报告》。


图片
图片

△杨树同学分享《光盘行动调查报告》


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粮食浪费问题。大量粮食的浪费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光盘行动的重要性在于减少粮食浪费。通过光盘行动,人们能够更加珍惜每一口饭菜,合理消费、健康饮食,减少剩余食物的产生,实现粮食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图片
图片


光盘行动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更代表了中国社会对资源利用的关注和责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步。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举措,更代表了中国对资源利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滑查看《光盘行动调查报告》展示



向上滑动查看杨树分享


2023 BJEA光盘行动调查报告

第五届校学生会 杨树 

各位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年级的杨树,同时也是第五届校学生会主席。很荣幸今天能够有机会站在台前为大家带来本周的国旗下分享。

在开始今天的报告之前,我想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体会过饥饿的感觉吗?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不需要回答。我先来说我自己吧,没有,从来没有,从出生到现在我从来没有真正的“饿”过。最多也就是少吃了一两顿饭,但哪怕只是这种情况也让我很难受。肚子里什么都没有的感觉让人安不下心来学习,感觉不吃点什么就没心思干活。那么哪些真的吃不上饭的人们呢?那些每顿饭都吃不饱的孩子们呢?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可想而知。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情况》报告,全球共有约8.28亿人正在面临饥饿的胁迫,而在这一年中,可供消费者使用的粮食有17%左右都被送入了垃圾桶中。而这些粮食足以让那8亿人不再每顿饭都食不果腹,由此可见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团委的老师们要发布这份问卷。据不完全统计,当下我国粮食浪费率最高的群体就是中小学生,加强光盘意识,践行节约品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义不容辞。

 

在今年的光盘行动现状调研中,我们总计收到了526份有效答卷,其中29份来自老师们,占比约5%,其余的497份来自同学们。学生数据主要来自于初一、初三和高二年级,其余各年级也都有参与。在此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

在各位同学对现在学校中浪费情况的评价来看,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通常不怎么剩饭,对周围人的评价则稍差一些,但仍可见严重的浪费并不常见。不过这也足够引起我们反思,为什么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会与自身的评价有所偏差,是不是会在一些情况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浪费的问题,把视线放在自己的身上,及时改进就餐习惯。

在浪费原因上,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在吃不完或是饭菜实在不合口味会剩饭剩菜,而很少有因为讲排场摆阔或是减肥而浪费粮食,这说明大家都有节约粮食的意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若是要减少浪费,首要问题便是饭菜口味和菜量,倘若这两个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浪费现象也会减少很多。

在对剩饭的处理方式上,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直接倒掉。对此,我给出的意见是应当视情况而定,倘若剩下的饭菜是易腐败的类型,直接倒掉无疑是一种选择;但对于一些可以长期保存且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我推荐大家还是处理下第二天吃完,尽量避免浪费。打包剩饭也是同理,不过大多数同学还是有打包的习惯的,这一点很好。

在解决方式上,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增加宣传力度有利于倡导全民光盘行动,若是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认同光盘行动,自然能够减少浪费现象。不过很多时候只有光盘的意识还是不够的,有许多客观因素也会导致浪费,适当的监督、奖励和惩罚也可以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在如何减少浪费现象这一问题中,同学的答案比较均匀,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其中支持人数最多的两个方法分别是倡导适量点餐和提高节约意识。说明我们仍旧需要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来减少浪费现象。

在有关践行方式的问题中,有65%的同学都选择了自己执行的同时呼吁他人执行;同时又90%的同学表示自己有意愿观看关于“光盘行动”的新闻热点。这说明同学们十分重视光盘行动,这一点很好。我希望在下次的问卷当中能够看到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所付出的努力,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浪费,但我想做到自身的不浪费还是力所能及的。

通过前两个问题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光盘行动还是比较支持的。那么当我们看到了可能导致浪费的因素或是严重的浪费现象时,就需要行动起来了。无论是劝说他人不浪费,还是想能够解决问题的部门反馈问题都是一种方法。例如同学们若是在食堂吃饭时遇到了上述问题,可以通过目前位于食堂门口的由学生会权益部提供的食堂问题反馈窗口反馈问题,也可参加校长有约,与校长面对面沟通,来促进问题的解决。亦或是参加学生模拟政协,直接向有关部门提出浪费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也可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每个人都能够认同并践行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拒绝浪费。

当下,在我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民以食为天,听过长辈们讲述三年自然灾害的事情的同学可能会知道我国曾经一度面对着粮食危机,哪怕是到了现在也不可放松。我们还没有实现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现在不受饥饿胁迫也只是因为我们身处北京,身处中国,有强大的国家和丰富的资源。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抓紧饭碗,对浪费粮食的行为说不。不要忘记先人们曾经受过的苦难,也不要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十分之一的同胞正在饥饿之中煎熬度日。希望光盘意识能够深入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内心,也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饥饿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祝愿在未来这世界上不会再有饿殍遍野的情况。

 

我的报告到处结束,感谢大家。

 




初三年级的刘雨彤同学为同学们带来《不遗余“粒”,精准光盘》 的国旗下演讲。她认为,“光盘行动”不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更要落实在行动中,以自身行动影响他人,弘扬节约精神,宣传节约意识。


图片

△刘雨彤同学演讲《不遗余“粒”,精准光盘》 


刘同学呼吁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鼓励大家从小事做起,共同推动粮食节约行动。最后,她向同学们发起号召,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一起行动起来,为实现粮食的持续供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刘雨彤分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初二年级的刘雨彤。很荣幸今天在此为大家做国旗下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不遗余‘粒’,精准光盘”。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让我们看到,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没有饥饿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没有饥饿的国家。近年来,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了自己的饭碗,大国粮仓的根基一步步夯实,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占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粮食,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为此,党和国家几代人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不懈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增加耕地势在必行,全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垦荒运动,开垦北大荒、兰考治“三害”;同时,人们治理水患,建设水利工程,减少了旱涝灾害的影响,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七十年代,我们进行了科学技术上的革新,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实现了中国水稻育种史的重大突破;水稻之后,玉米和甘薯的优良新品种也相继培育成功。粮食产量快速提升。

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劳多得,包产到户,农民劳动的热情空前高涨。1988年“菜篮子工程”实施,一大批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拔地而起,农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大家的菜篮子愈加丰富。

九十年代,持续了近40年的粮票制度取消,市场经济活跃,美食城、餐饮店接连开业,全国各大菜系相互渗透,中国人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二十一世纪,科技兴农大放异彩,荒漠种植、植物工厂、生态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粮食丰收,2022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6.1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中国对粮食安全完全有信心和底气。

但是,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因此,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必须要常抓不懈。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身边还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浪费食物93克/人/餐,浪费率高达11.7%,仅在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为1700-1800万吨,相当于3000-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从个人和家庭,到学校食堂和餐馆饭店,粮食浪费现象常见,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在餐厅用餐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点了很多菜,但只吃一点就离开了,一桌菜,很大一部分倒进垃圾桶;在家庭中,购买食材时买得过多,但最后却因为食材过期而扔掉;在做饭时做得过多,但最后却吃不完。

在校园里,学生在餐厅就餐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通过前面的问卷报告,我们不难发现,约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餐厅食物浪费行为“一般”甚至“严重”。“饭菜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和“吃不完”是两个主要原因。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我们应该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做的,是对一粒米、一碗饭这些劳动成果发自内心的尊重,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起“精准光盘”的倡议:

精准光盘是指:“一粒米饭不留,一样主食不剩,一口菜品不倒”。

“一粒米饭不留”是指我们要吃光所有米饭。

“一样主食不剩”是指当我们吃其它主食,例如面食的时候,不剩主食。

“一口菜品不倒”中的“一口”大约是一个人一口能吃下的饭菜量,在菜品中难免有一些配菜和佐料,例如葱姜等,这些是可以剩下的,但这些配菜总量一般不多,最后我们剩下的菜,不能超过一口。

同学们,“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让我们种下节约的种子,不负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梦”,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合理膳食,不浪费,不攀比,不炫耀,主动践行简约健康生活新理念。每个人都是节粮宣传员。主动对铺张奢侈行为劝阻,对损失浪费行为提醒、规劝,影响、带动身边人加入到爱粮节粮行动中来,减少粮食浪费,共同保障粮食安全。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爱粮节粮,守护天地“粮”心


图片


近年来,全球粮食供应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人口增长、气候灾害、大面积农田荒漠化等问题都威胁着我们的粮食安全。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希望同学们从珍惜每一粒粮食做起,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放在心头,“端牢中国饭碗”,爱粮节粮,共同守护好天地“粮”心。

 

本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大食物观”,基础是粮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小份菜”“剩菜盲盒”的兴起,到“光盘行动”的持续火热,“节约粮食”这个朴素的观念正在重新成为时代的流行。节约粮食是美德,更是责任。


图片


本次粮食宣传周教育活动,旨在推动粮食安全教育进校园,将“光盘行动”和爱粮节粮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落到实处,让青少年学子直观了解粮食安全问题,营造爱粮节粮、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树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念,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群体爱粮爱储、悯农惜粮意识,养成爱惜粮食、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之基,承担起民族复兴伟业。






撰稿:高荣梅

摄影: 邹子炀 李梓莹 王锦川 姚羿 

编辑:杨镝霏

审核:张爽

图片

修改于2024年09月24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